鍛件廠自由鍛工藝規程的制定
一、自由鍛工藝規程制訂的原則及內容
制訂自由鍛工藝規程的原則:必須結合生產實際條件、設備能力和技術水平等,所編制的工藝先進,能滿足產品的全部技術要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力求提高生產率、節約金屬材料消耗,經濟合理。
自由鍛工藝規程包括下列內容:根據零件圖繪制鍛件圖;確定坯料的材料、質量和尺寸;制訂變形工藝及選取工具;選取鍛造設備噸位;確定鍛造溫度范圍,制訂坯料加熱和鍛造后鍛件冷卻規范;制訂鍛件熱處現工藝規范;提出鍛件的技術要求和檢驗結果;填寫工藝規程卡片等。
二、自由鍛鍛件圖的制訂與繪制
自由鍛鍛件圖是在零件圖基礎上考慮加工余量、鍛件公差、鍛造余塊、檢驗試樣和工藝夾頭等因素而繪制而成的圖。
1.機械加工余量
一般鍛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達不到圖紙要求,需要機械加工,在零件表面需要加工的部分,鍛件表面留有一層機械加工用的金屬,稱為機械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與零件的形狀尺寸、加工精度、表面要求、鍛造加熱質量、設備工具精度和操作技術水平有關,對于非加工面,可無需加放加工余量。
2.鍛件公差
鍛造生產中,由于鍛造溫度、鍛造設備及其操作者技術水平的影響。鍛件的實際尺寸達不到公稱尺寸,允許有一定的偏差,稱為鍛件公差。通常鍛造公差為加工余量的1/4~1/3。
3.鍛造余塊
對于零件上較小的孔、狹窄的凹擋、直徑差較小而長度不大的臺階等難鍛造的地方,通常都需填滿金屬,而不鍛造出,通過后續機械加工辦法加工成形,把鍛造時這部分附加的金屬稱為鍛造余塊。顯然加放鍛造余塊,會增加機械加工工時和消耗金屬材料,是否加放鍛造余塊,要根據零件形狀、鍛造技術水平加工成本等決定。
4.檢驗試樣和工藝夾頭
對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鍛件,須在鍛件適當的部位添加供檢驗鍛件內部組織和力學性能的試樣余塊,以利于檢驗鍛件組織和進行力學性能測試。為便于熱處埋及其機械加工的吊掛和夾持定位,在鍛件的適當位置增加部分工藝夾頭。
5.繪制鍛件圖
機械加工余量、公差和各種鍛造余塊確定后可繪制鍛件圖。鍛件圖繪制中,粗實線表示鍛件形狀,零件的輪廓線用雙點畫線表示。鍛件的尺寸、公差標注在尺寸線上面,零件的尺寸標注在尺寸線下面括號內。
我們只做好鍛件m.kaixindian.com.cn

文章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永鑫生鍛造廠提供!